- 來源:數字光魔
- 發布時間:2020-04-22 11:10
產業布局是資源在空間配置的一種重要方式。從全世界范圍來看, 鋼鐵工業的布局不外乎兩種基本形式:即資源型與臨海型兩類。
資源型布局是指鋼鐵工業在布局上應靠近原料產地也就是說應靠近煤炭基地或鐵礦石產地烏克蘭,美國匹茲堡的鋼鐵工業都是這種布局形式,以烏克蘭為例,這個基地內有鋼鐵工業發展所需要的各種原料:頓巴斯煤田的煤產量占全蘇的一半,另外,刻赤和克烈緬楚格等鐵礦區也生產大量的鐵礦石,石灰石與耐火材料也都可就近供應。除了接近原料或燃料區外,資源型布局的主要特征在于原料從礦山進入鋼鐵廠和產品從鋼鐵廠輸往消費地主要借重于內陸鐵路輸運。
臨海型布局主要是指鋼鐵工業布局在海岸帶附近,原料的運輸主要靠海洋運輸來解決,原料產地與鋼鐵企業為大洋所分隔,在許多情況下,原料產地與鋼鐵企業生產分屬于不同的國度。日本的鋼鐵工業為臨海型布局的典型代表。其絕大部分鋼鐵廠分成在面向太平洋的帶狀工業區內,形成長達1000公里的沿海鋼鐵工業帶,原料,燃料全靠海外市場的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等國供給,而產品主要用于出口。臨海型鋼鐵工業布局的基本特征是:接近主要消費區,擁有較為闊深的海港條件以利用方便而廉價的海運,易于取得生產設備,勞動力和部分廢鋼,用水用地能得到解決。
本世紀以來,臨海型鋼鐵工業發展很快,特別是二戰以后,鋼鐵工業向沿海地區集中已成為世界上一種帶有普遍性的趨勢。據統計.在現今全世界五十多個大型鋼鐵生產公司中,有3/5分布沿海地區,其中半數以上又都是50年代以后建成的。除日本以外,法國的福斯,敦克爾克,德國的不來梅,意大利南部的塔蘭托,美國的雀點廠都是有代表性的臨海型鋼鐵工業企業。以臨海型鋼鐵企業設備能力占全國鋼鐵工業企業比重作為指標,許多國家的臨海率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出現倍增(參見表2)
就我國來說,鋼鐵工業的資源型布局與臨海型布局兩種形式都存在,其中資源型布局為主而臨海型布局的企業很少。由于我國的鐵礦資源在全國較為分散,鐵煤組合的聚集程度較小,因而資源型布局在我國其實是包含了多種類型的。按離資源的遠近距離,我國的鋼鐵工業可以分為:(l)既靠近鐵礦石基地又接近煤炭基地的企業,如本鋼,攀鋼,邯鋼;(2)靠近煤炭基地的企業:如太鋼.唐鋼,撫順鋼廠等。(3)靠近鐵礦石基地:如鞍鋼,馬鋼,武鋼等;(4)既遠離鐵礦石基地又遠離煤炭基地的,如上鋼、天鋼等。按照資源在地域上的移動特征,我國現有資源型布局又可分為以下幾種:(l)移鐵就煤:鐵礦石從遠處輸入,鋼鐵企業傍煤炭基地而建,如撫順鋼廠,太原鋼廠,(2)移煤就鐵,鋼鐵企業依據鐵礦石基地的基礎而建,煤炭由外地輸入,如鞍鋼,包鋼,馬鋼;(3)鐘擺式布局:在煤炭基地與鐵礦石基地同時布局鋼鐵工業,由鐵礦石產地向煤炭基地輸送鐵礦石,然后下行列車再將煤炭產地的煤炭帶回鐵礦石基地。我國的攀鋼即屬于這種類型。(4)就煤就鐵型:煤炭基地與鐵礦石基地同時重合于一個不大的范圍內,因而鋼鐵工業也就倚煤鐵基礎就近建立。如本鋼即屬此種類型;(5)煤鐵并移型:遠離煤鐵供給基地而建立的鋼鐵企業。但此種類型的鋼鐵工業一般靠近主要消費區。如上鋼.天鋼即屬此種類型。
造成我國鋼鐵工業主要為資源型布局的主要原因是:(l)我國有地域遼闊,煤鐵資源均較豐富.鋼鐵工業的發展應立足于開發利用本國資源;(2)我國處于發展中國家地位,外匯有限,加上西方長期對我國實行的封鎖性政策。難以指望象日本那樣通過外貿獲得必要的外匯,也難以指望象日本那樣從國外獲取鋼鐵工業發展的必要的原燃料。(3)我國工業化歷史較短,技術不甚發達,兒十年鋼鐵工業的起步與發展都在相對隔離的狀況下摸索著前進,產品主要滿足國內市場,因而無論是產品質量,產品類型和產品銷售上都決定其為應立足于發展資源型鋼鐵工業。
以此來說,我國這種以資源型布局為主,分布遍及全國的大中小型鋼鐵基地相結合的鋼鐵工業布局包含著某種歷史性地必然選擇。迄今為止這種以內陸的資源型為主的鋼鐵工業布局形式也正確的、合理的,但在改革開放事業不斷發展,對外經濟交流和對外貿易出現新的成長的今天,也要打破躲避沿海的舊的思維框架.積極發展臨海型鋼鐵工業企業。寶鋼是我國臨海型鋼鐵工業的第一個嘗試。除了在具體選址上的地基問題,轉運礦石碼頭和進口生產設備上花費過多等問題上的教訓應值得記取外,寶鋼在企業定在主要消費中心,利用澳大利亞的富鐵礦來發展我國鋼鐵工業的出發點無疑是正確的。
鋼鐵工業是受資源制約的限地型生產的產業。由于鋼鐵生產過程的主要原料是鐵礦石和焦炭,因而鐵礦石與焦炭的特性與供給能力便對鋼鐵企業布局的可能性及規模影響極大。從鐵礦石的供應來看我國累計探明的鐵礦石儲量達490多億噸,居世界第五位,但品位較低,平均品位只有32%,而貧礦又占95%以上,加上難選礦與共生礦較多,也深刻地影響到對現有鐵礦資源的利用,為此國家不得不配置大量密集型的資金投入,用于礦石入爐前的采選工作。現有的大型礦區主要集中于鞍山,本溪,攀西,冀東,五臺,寧蕪,包白.鄂西等區域,除鄂西外,大部分區域的鐵礦資源都得到了大規模地開發利用。鋼鐵生產中的另一個主要投入原料是煉焦煤,從分布來看,全國煉焦煤在各省都有分布,但在數量上差別很大,保有貯量在50億噸以上的有山西,河北,內蒙古,河南,山東,安徽,黑龍江,貴州,陜西,新疆10個省區,在煉焦煤的組成結構中,氣煤占57.7%.肥煤占12.1%主焦煤占15.7%.瘦煤占13.2%.這說明在我國煉焦煤利用中,要注意各煤種的搭配使用,尤其是要多使用氣煤,少使用其他煤種,在我國南方各省區煤炭資源不很豐富的情況下尤應注意這一點。由分析可見,從煤鐵的組合上來看,山西,河北,內蒙.安徽的煤鐵組合相對比較好,其他一些省份要么是鐵礦資源相對豐富而煤炭資源相對不足,如遼寧,湖北.四川,要么是煤炭資源相對豐富而鐵礦蘊藏相對貧乏,如陜西,貴州等。
咨詢服務熱線
18611169826
電話/TEL:北京/Beijing 18611169826
電話:成都 18081085634
微信:18081085634
郵箱:595492840@qq.com
網址:www.96096.com
Contact information:?? Wechat:18081085634? ?? Whatsapp:+8618611169826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東馬道街北斗星花園
